快讯摘要

轮胎行业面临消费者的里程疑虑,头部企业产品实际里程多在40万公里左右;市场对轮胎保质期存在误解,而品牌真伪难以区分;电商冲击实体店利润,翻新轮胎安全问题严重,轮胎行业盈利前景不明朗。

轮胎企业宣传里程虚高:“都市怪谈”背后的质量与信誉危机  第1张

快讯正文

轮胎行业迷雾重重,消费者和行业从业者如何识破市场迷雾?以下是对轮胎行业存在的七大“诡异奇谈”的揭秘。 【轮胎里程夸大其词】轮胎行业的里程数高得让人难以置信,然而,4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实际上已是头部品牌的上限。业内人士透露,那些声称能行驶超过80万公里的轮胎品牌,多是在理想环境下的数据,现实中几乎无法达到。 【轮胎过期概念子虚乌有】消费者对轮胎保质期的担忧被夸大了。实际上,轮胎并不存在保质期,只要储存条件适宜,新轮胎与存放三年的轮胎性能相差无几。米其林建议十年以上的轮胎更换,但市场上十年以上的轮胎已非常罕见。 【轮胎品牌真假难辨】市场上存在大量模仿知名轮胎品牌的山寨产品。这些山寨品牌的外观与知名品牌高度相似,但质量却天差地别。业内人士提醒,购买轮胎时应仔细辨别,避免购买山寨品牌。 【外资品牌并非总是最优选】尽管一些外资品牌因广告效应而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质量上,不少国产轮胎企业的产品同样表现出色。车主在选择轮胎时,应关注产品性能,而非仅凭品牌知名度。 【电商竞争对轮胎店造成压力】电商通过资本的力量,能在短时间内将价格压低,这对传统轮胎店构成巨大挑战。同时,监管漏洞使得一些磨标胎得以流入市场,损害了正规品牌的形象。 【非法翻新轮胎安全隐患大】非法翻新轮胎质量差,存在极高的爆胎风险。业内人士警示,轮胎店和消费者都应提高警惕,避免使用非法翻新轮胎。 【轮胎生意盈利不易】尽管有些人在轮胎行业获得成功,但大多数轮胎生意人盈利并不容易。行情不佳、低价竞争、赊账风险等问题使得轮胎行业并非如外界想象中那般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