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胀和增长态势的变化,美联储将在通胀水平接近政策目标的同时启动降息。预计最快三季度末美联储将开启首次降息,全年可能降息1次,约25个基点。”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7月3日召开的2024年宏观经济金融展望发布会上表示,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将延续,在全球贸易继续回暖背景下,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抬头。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前后,以及11月美国大选前后,国际金融市场有可能出现较大震荡。
连平认为,美联储很可能倾向于进一步观察7月、8月的CPI数据再作决策。预计最快三季度末美联储才有可能开启首次降息,2025年可能开始连续降息。
在连平看来,在6月的降息后,欧洲央行会趋于谨慎。短期内不会开展连续降息,需要观察通胀指标是否会反弹,下一次降息同样可能要等到三季度末。
谈及国内情况,连平认为,下半年降准降息皆有可能。他预计,年内第二次将降准三季度前期可能出现,有可能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定向降准为主。他解释,大、中、小型银行的加权平均准备金率的规定分别为8.5%、6.5%和5.0%,因此,大中型银行仍有一定下调空间。
考虑到上述银行机构在我国银行业的存款占比达六成,如对其进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将至少释放超过6000亿元“活水”,为实体经济提供动力。
不过,连平认为,降息的下调空间其实相对有限。首先,当前中美利差倒挂程度依然较高。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倒挂幅度一度扩大至5月下旬的230bp。过早降息或大幅降息有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及人民币汇率走低。其次,大幅降息可能导致国内商业银行承压过重,进一步压缩其净息差和利润空间。如果仅是小幅降息,实际效果很可能不明显。
连平指出,对于有效推动实际利率下降,可以统筹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工具,并且降准同样能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作用。“今年三季度,央行可能微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以发挥主要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不排除LPR利率在MLF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下调10-15个基点。”